【金城嚴/埔里報導】教育部主辦「建立全國性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」,南投縣埔里鎮由《大埔里@報》特別規劃「公民記者培訓」的課程,11、12日早上分由講師柏原祥、張家樂,分別在籃城、山里好巷書房探討 如何以報導促進公民意識及司法新聞實務,希望能培養出在地優秀的公民記者,守望南投縣。
柏原祥強調,公民與鄉民最大的差異,是公民具備判斷能力與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能力,公民記者必須具備求證的基礎能力,一篇報導能否民眾信服,在於報導內容的真實性、可靠性,以埔里2015年10月17日「護樹愛埔里、為鎮民留一口氣」大遊行為例,鎮公所所提出杷城排洪道路樹移植理由與處理方式,一一被公民記者提出證據質疑、反駁,最終鎮長宣布暫緩移樹。
以護樹行動為例,握有合理證據,報導的筆觸理性、感性兼具,足以引起民眾理性思考、感性行動,為了不公正的事發出聲音、走上街頭捍衛真理。參與講座學員幾乎都在埔里生活,問答時提出埔里人多半脾氣很好 、很「善良」,常為了表面和諧,因為與被評判的對象有親屬、朋友關係,明明是不對的事,卻被鄉愿的人格特質而掩蓋,像常目睹有人正把垃圾往橋下丟,但不好意思糾正,不傷和氣,卻傷了環境。
張家樂南投縣新聞資歷長達30年,主跑司法與府會,他從自身採訪實務中傳授學員,官員通常是最不敢講真話,甚至是最會欺騙的一群人,反而是基層警察、司機、收發這類「小人物」,只要與其交心,往往能獲得 關鍵性的素材,他也指出,司法新聞圈要能立足,法理專業素養要具備,不然很容易被「看輕」。
新聞領域因經常處理具爭議性的題材,有時會纏上官司,張家樂也從著作、肖像、妨害名譽、毀謗、強制、洩密、偵察不公開、兒少、衛生福利等可能被告或被罰款的區塊,教導學員如何在採訪、撰寫報導的過程中保護自己,他指出新聞採訪猶如行走江湖,處處有險,公民記者有滿腔熱誠,更要小心謹慎。
學員張讀行表示,上過這幾堂課,收穫非常多,也瞭解到公民新聞領域,有許多人默默努力,推動社會進步;學員彭春媚表示,因為自己從事社會福利工作,有時會面臨新聞發佈的問題,上過這幾次課,發現我們閱讀的報導背後有這麼多眉眉角角,有恍然大悟的感覺。
學習型城鎮「公民記者培訓」課程,後續還有多堂講座,尚有名額,報名網址:https://goo.gl/3xLJS 講師背景介紹:http://pulilife.com/?p=84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