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村社區砌土埆牆 找回老巷弄的記憶

廣告
梅村社區居民以土埆營造社區氛圍,希望將梅村路134巷打造為懷舊巷弄。(柏原祥攝)
梅村社區居民以土埆營造社區氛圍,希望將梅村路134巷打造為懷舊巷弄。(柏原祥攝)

【柏原祥/埔里報導】埔里鎮梅村社區推動土埆美化,營造梅村路134巷懷舊風貌,試著找回老巷過往的記憶,居民從挖田土、切稻草到成型、砌牆,全都靠自己雙手,先民自力造屋的辛苦,跨世代延續,1日就有一批暨大同學前來體驗。

位於愛蘭台地的梅村社區早期屬於農業聚落,先民就地挖來田裡的泥土,混入稻草、米糠,日曬後成型,作為蓋房子用的土磚,土埆蓋的房子雖然不氣派,但是冬暖夏涼,還散發著泥土、稻草的芬芳,土埆厝曾是愛蘭台地建築的主流,但隨著鋼筋水泥普及,土埆厝日漸沒落,九二一大地震對來毀滅性的破壞,9成以上的土埆厝傾倒,原本鄉土古樸的聚落,成為記憶中的印象。

暨南大學修習「跨文化溝通在社區」的同學,至梅村社區修築土埆牆。(柏原祥攝)
暨南大學修習「跨文化溝通在社區」的同學,至梅村社區修築土埆牆。(柏原祥攝)
暨南大學修習「跨文化溝通在社區」的同學,至梅村社區協體驗砌築土埆牆。(柏原祥攝)
暨南大學修習「跨文化溝通在社區」的同學,至梅村社區協體驗砌築土埆牆。(柏原祥攝)

梅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文富指出,土埆是一種隨著時光綻放韻味的建築材料,現在有許多再生農村流行以彩繪美化社區,但漆料隨著風吹日曬雨打,兩三年便開始褪色了,彩繪主題如果與地方特色不搭,反而成了視覺災難,與社區居民代表充分溝通過後,捨棄了時間、成本較低的彩繪,而採用本地出產的土埆來砌牆,讓居民回到梅村路134巷找回憶。

廣告

土埆看似簡單的建築材料,其實準備工作繁複,居民要先剁稻草和水拌土、混茭白筍殼、蓋帆布防雨並覆蓋發酵,土方稍硬後,再將原料挖到土角枓中夯實,這還沒完,取出後還要清洗、曬乾,才能開始砌牆蓋屋。

田土必須加入切段的稻梗,做出來的土埆才會緊實。(陳文富攝)
田土必須加入切段的稻梗,做出來的土埆才會緊實。(陳文富攝)

這幾年來在陳文富的奔走下,已有潘國鎮、潘宏卿匠師協助指導,約有40名居民響應當志工,數位屋主答應供地以土埆砌牆,1日時還有暨大「跨文化溝通在社區」課程學生來體驗,沈重的土埆讓學生搬動時氣喘吁吁,非常感佩先民造屋的辛勞。

梅村社區居民集體動員做土埆,要營造社區的懷舊氛圍。(陳文富攝)
梅村社區居民集體動員做土埆,要營造社區的懷舊氛圍。(陳文富攝)
 

Comments

comments

廣告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