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【唐茹蘋/埔里報導】拋卻悲情的抗議,埔里一群有志之士自編自導一齣「PM2.5埔里街頭偶巷劇」,要告訴大家我們不可能拒絕呼吸,用藝術行動來抗議,盼空污退散,並將於10月18日的「埔里無車日」活動當天走上街頭。

今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試圖讓藝術走入社區,於是引介台中大開劇團暨美國飛驢劇團,接續前來埔里開辦PM2.5主題的教育劇場工坊。他們與在地的埔里PM2.5空污減量自救會成員、暨大師生,以及有志於環境教育播種工作的混齡志工群共同協力討論,並於今(22日)進行成果展演。

這項跨境協同創作行動,最後發展出充滿草根元氣和地方創意的「PM2.5埔里街頭偶巷劇」。不論是行動劇的劇本與道具,都是出自大家共同討論,道具的材料也是從資源回收站取得的紙箱瓦楞紙板、自行車廢棄輪胎;或是從民宿、旅館索取的報廢舊床單等環保素材,在工坊中皆可依據民眾所講述的環境寓言劇情腳本,重新發揮作用注入生命,經過妙手繪製,一一轉化成大面的創意旗幟、紙片傀儡、側臉面具、蝴蝶衣、白雲/烏雲、大方舟或是大地之母等深具象徵意含的踩街道具。


工作坊今日進行進行「PM2.5埔里街頭偶巷劇」遊行排練及展演,並宣示將於10月18日埔里無車日的遊行隊伍內,以百人組合的藝術踩街陣仗,響應「讓路自由、暢快呼吸」的整體活動主張。它們將成為當日城鎮的移動風景,伴隨熱情踩街者,以聲音、音樂或肢體動作的創意展演,擴大招喚觀眾們「呼吸共同體」的認同,重新「社會雕塑」埔里市街,成為壯觀展示的視覺雕像群。

「PM2.5埔里街頭偶巷劇」劇情描述民眾同坐在一艘船上,象徵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,都無法逃避空氣污染,面目猙獰的小人與白色骷髏則代表既得利益者與致命污染源,必須靠象徵公民力量的大小拳頭將其一一擊潰,讓環繞著蝴蝶的大地之母重生。

大開劇團團長咪咪(劉仲倫)表示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,選擇用遊行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參與,而用藝術行動來抗議,可以讓行動更堅韌。歡迎民眾於10月18日埔里無車日當天共同參加響應。

Comments
